2015年充滿各種未知因素。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研判是,經濟運行仍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結構調整陣痛顯現,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增多,部分經濟風險顯現。對于發電企業來說,問題還在于如何適應中央的執政環境,經濟發展、產業轉型的新形勢以及深化改革的大勢等。
那他們如何看待這一年的內外部形勢呢?1月底2月初,各大發電集團著手部署這一年的工作。我們綜合多方信息,梳理了部分關鍵信息點,供各位研判2015年電力行業走勢作參考。
在年度工作報告中,五大發電集團一把手均花了長篇幅闡述如何理解新常態,如何適應新常態。大唐集團董事長陳進行稱,要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華能集團總經理曹培璽提出一概念,"能源電力市場進入新常態"。電力市場新常態的特征主要是電力需求增速放緩,市場經常加劇,產業需進行轉型升級。
因為擁有較大的煤炭和電解鋁產業,電力市場的新常態對中電投集團的考驗可能更多。電力投資集團對電力市場新常態也做了深入的剖析,一位副總經理在總結發言時則提出了"三期疊加",即電力增長速度放緩期、產業結構升級攻堅期、煤鋁價格周期性低谷期。除了三期以外,可能還存在過剩產業消化期。
華電集團董事長李慶奎在講話中描述了華電集團面臨什么樣的新常態,就提到電力現在是過剩經濟。其一是中央企業面臨的內外部條件正在發生深刻變化,二是電力是過剩經濟,三是電力市場化改革快速推進,四是企業管理發生變革,五是隊伍結構發生變化。
影響因素:
電力集團董事長陳進行分析了形勢變化帶來的不利影響,分別是經濟增速減緩、電力體制改革和政策環境變化。有利條件則是宏觀經濟政策基調明確、行業發展方向清晰、經營環境總體向好。
電力投資總經理陸啟洲也談到了困難和調挑戰,一是電量增長放緩,電力過剩凸顯,市場競爭將日趨激烈;二是大宗商品疲軟;三是經營風險加大。